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從學籍簿看日治末期公學校女生的學習狀況-以新竹公學校1942年學籍簿為中心

本文出處《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p.146-164。 摘要 本文從新竹公學校(新興國民學校)1942年畢業之女學生的學籍資料,考察日本統治末期女學生的學習狀況。 1942年的畢業生,是1936年入學。這一年的女學生有將近八成都是適齡入學,中途退學的比例約15%。即使是家境貧困的家庭,也有不少人將女兒送到公學校,甚至讓她們讀完六年。不論男女童,每日出席率都是98%左右。由此可見,新教育穩定發展的現象。 公學校老師在學籍簿中登記學生們的家庭狀況、個人志向等,雖然文字簡短,但卻是極少數為女學生們的夢想與限制留下珍貴記錄的文件。女學生們因為家境、家庭狀況、個人興趣等編織對未來的夢想或人生規畫。有些人因為家境不得不收起夢想,做現實的考量;有些人清楚自己的個性及家庭需要,選擇未來職業;有些人了解家庭需要,將自己夢想延後數年。雖然只是片斷資料,但讓我們看到了受過基礎教育的女性,如何思考自己的未來。

新竹300博覽會於2018年7月21日至29日,在新竹文創館舉行為期9天的展覽,規劃六大城市展區,包含「光輝城市」、「酷暖城市」、「自造城市」、「不老城市」、「漫遊城市」與「超萌城市」,及「新竹風起」、「城市願景」二大多媒體專區。是新竹300年來史上第一次的博覽會,不僅是民眾理解新竹歷史、產業變遷及願景的最好機會,更找回新竹人的認同感、光榮感與幸福感。

本件屬於新竹300博覽會「關於新竹」(影音及出版品)
內容包含新竹300博覽會成果影片「感謝有你」與新竹300博覽會專曲「心。築」,作為紀錄博覽會點點滴滴的載體以為後世傳誦。另外,為了紀念新竹開墾300年,新竹市政府亦出版相關圖書:《九降風吹三百年-新竹歷史散步》、《從清代到當代:新竹300年文獻特輯》及《新竹300-到我的城市吹吹風》。此三冊圖書從生活角度、歷史角度及教育角度,帶領民眾走入新竹300年歷史文化,進一步了解新竹市的過去與未來。

基本資訊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