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黑膠唱片的文藝復興

從1960年代黑膠唱片的黃金時代,到1982年雷射唱片(CD)問世,期間可謂是黑膠唱片獨領風騷的年代。雖然雷射唱片(CD)如此方便,但是,「像我這樣的資深樂迷.....覺得他們(黑膠唱片)的音色比較靠近我所熟悉的樂器與人聲。」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說。位於中壢龍岡地區的馬祖新村建造於民國46年(1957),正是黑膠唱片的黃金時代。桃園縣政府文化局自民國93年(2004)起,透過一系列的計劃和努力,將其規劃為文化園區並進行整修,未來將以類博物館結合文創產業的方式推廣馬祖新村的生活風格,因此,兩度邀請彭明輝為馬祖新村播放黑膠唱片,所選唱片主要為五十至八十年代的國語流行歌曲、美國爵士樂、西洋流行歌曲,以及西方古典音樂。他認為「這些唱片代表了當時眷村文化的一個重要面向。」乃透過敘述國語流行歌曲的發展,呈現當年黑膠唱片在眷村居民生活的面貌。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ISBN9789560434033:中壢馬祖新村文創潮間帶〈2014,桃園市文化局〉
  • 撰寫者
    胡朝欽-陳錦昌
  • 創作者
    彭明輝
  • 時間資訊
    出版日期
    2014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