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四.0四0 壹四七 貳番糖蜜槽 鑄鐵製方形 參呎*四呎*參呎 英國ハーベー會社 明治四拾壹年 — 貳 同 三一四.0四0 壹四八 參番糖蜜槽 鐵板製方形 參呎*參呎*參呎 同 — 壹 同 三二九.八四0 壹四九 ドレーンタンク 同 四呎*四呎*四呎 元維新工場 明治四拾四年 — 貳 同參階 一六四.九二0 壹五0 同 同 英國ハーベー會社 明治四拾四年 — 壹 同貳階(畫線) 工場本館蒸発室階 下 一九0.六00 壹五壹 瀘過糖汁槽ダーネシク供給 同 四呎*四呎*八呎 米國ホノル、鐵工所 明治四拾參年 — 壹 同蒸発室參階(畫線) 工場本館蒸発室弍階 三八.0一六.七六0 壹五貳 分蜜機 遠心ベルト式 バスケツト徑四0吋 大阪田中鐵工所 大正六年 — 五 同結晶室階下 三九.三三0.九二0 壹四 詮釋:ハ〡ベ〡會社」等相關字樣,推知應是1906年總督府對台糖業發展政策改變,歡迎製糖廠的投資,致使日資湧入台灣。所以依其趨勢可分為三期。第一期是在1908年之前,是日本內地資本的進入;二是日本國內糖商資本,時間約從1907至1913年,約五個會社;三為1909年以後的島內日系資本加入,此外,也有英國資本的投入。相關資料:許松根,2002,〈台灣製糖業的產業結構〉,《臺灣銀行季刊 》53(4):25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