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宜蘭市碧霞宮忠孝節義木窗

宜蘭市碧霞宮是市民的重要信仰中心,宜蘭縣政府於1997(民國86)年指定為宜蘭縣第一個縣定古蹟。1895(明治28)年日本政府開始統治之後,各個公務機關一時沒有辦公空間,於是宜蘭的許多寺廟都被徵用,例如:新民堂被日方徵用為「臺銀宜蘭支店」,直到1899(明治32)年才歸還,恢復為鸞堂。原先新民堂的鸞生李望洋、李登第、張鏡光、李紹宗、游聯甲、蔣國榮、林元弼、李宗基等人在新民堂歸還前的這段時間(1895-1899年)只得另覓地點。1896(明治29)年3月左右,這幾位分別加入陳祖疇家來扶鸞問事,4月16日開堂濟世,這就是碧霞宮的前身,而碧霞宮也具有著鸞堂的性質。中國宋代朱熹曾經手書「忠孝節義」四個字,成為各級書院的校訓,在臺南孔廟的明倫堂牆上就寫有「忠孝節義」四個大字。早期鸞堂是由私塾書房演進而來,多以匾額書寫「代天宣化」或「忠孝節義」四字,參與扶鸞活動或寫作鸞書者多是當地儒生,因此鸞書中主要宣傳的內容也以忠孝節義、人倫道德、克制物慾的價值觀為主,倡導孔孟學說。碧霞宮正殿木窗以小篆字體鏤空寫上「忠孝節義」四個大字,象徵著依循鸞堂的傳統而來。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宜蘭市城隍街52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759383
  • 所在地-經度
    121.751125
  • 是否開放
  • 電話
    03-9326249
  • 所在地-名稱
    宜蘭市碧霞宮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 (1895~1945)/戰後時期(1945~)
  • 交通方式
    步行、機車、汽車、自行車、公車
  • 撰寫者
    黃文瀚(撰稿人)、鄭思漢(攝影者)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759383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1.751125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city
    宜蘭縣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dist
    宜蘭市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address
    城隍街52號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