僑愛新城,位於桃園市大溪區介壽路,由聯合勤務總司令部與桃園縣政府,經國防部於民國70年5月7日(1981)由(70)正歸字第07311號令核准,完工於民國70年8月31日(1981)籌建眷舍,眷戶數約96戶,為聯合勤務總司令部列管眷村,原地原住戶改建成國宅社區。本眷村的行政區屬僑愛里,位於大溪區最北側,本為林本源業戶拓墾的旱地。蔣宋美齡夫人號召菲律賓華僑捐款進行徵購建地,並由婦聯會協助籌建的第一期軍眷舍。村名的由來是爲了紀念華僑愛國義舉,因而命名為僑愛新村。行政區原屬仁善里,民國50年(1961)獨立設置里級行政區,改稱僑愛里。眷村位在八塊高位河階面上,海拔150公尺,桃大公路經過。明治34年(1901)土地屬桃仔園廳大嵙崁支廳員樹林頂庄,大正9年(1920)屬新竹州大溪郡大溪街埔頂。初期本村僅是一片荒地,但是來自大江南北的軍眷在有個安身立命處所後,心懷感激,也告別了茅草房和大鍋飯的生活。第一代的眷村大門,有蔣宋美齡夫人的親筆題字,是本眷村的重要地標之一。僑愛新村出過許多知名作家,包括朱天心、朱天文。村中的法蒂瑪聖母堂,則是眷戶們熟悉至極的場所,不但提供了天主教信仰的中心,教會所辦的「方濟幼稚園」也是眷村中許多兒童成長中的回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