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眷村文化保存經營管理之探討:以忠貞新村為例》

《眷村文化保存經營管理之探討:以忠貞新村為例》,楊承峰作,指導教授蕭炎泉,中華大學營建管理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民國101年(2012)出版。作者認為,眷村是臺灣社會的特有型態,是政府遷臺後過渡時期的產物,經過半個世紀的歲月洗禮,昔日的竹籬笆風情逐漸褪色,隱藏到社會的邊緣之中。眷戶在眷村內度過生命中最精華的時光,這群人共同創造了所謂的眷村文化,代表著近代以來民族遷移與融合縮影。在目前都市發展過程中,眷村陸續地被拆除改建,眷村歷史文化記憶,無形社區意識、鄰里關係及空間認同感也伴隨著都市更新過程中消逝。該研究採取文獻歸納分析法,進行相關研究與探討,再輔以專家訪談驗證方式,確認眷村文化園區整體規劃架構,並試圖以忠貞新村為操作對象,透過對忠貞新村歷史背景資料之建構,回溯原始之建築式樣與配置,對眷村歷史建築活化保存再利用時提出保存與修復及經營管理等相關建議,探討眷村文化園區之可行性發展規劃,提供其他地方政府推動眷村文化園區規劃時之參考,以求眷村文化園區能永續經營發展。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撰寫者
    黃品儒-陳錦昌
  • 創作者
    楊承峰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2/01/01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民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