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地方文化館與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桃園縣一眷村館舍為例》

《地方文化館與社區總體營造之研究:以桃園縣一眷村館舍為例》,陳乃郡作,指導教授謝登旺,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碩士論文,民國100年(2011)出版。該研究為地方文化館角色功能的研究,以龜山眷村故事館做為個案。透過深度訪談法及文獻分析探究眷村故事館在社區營造中扮演之角色功能,了解社區總體營造與空間再利用等地方文化政策之推動演變成社區博物館的發展過程中,社區居民的參與、地方社群的推動、公部門政策的執行,以及眷村故事館轉變成為地方文化館之後的發展狀況。研究發現眷村故事館係透過地方社群民間組織共同籌設而成立。館內舉辦的活動,只有館舍附近少數社區居民參與,並未透過村里長廣播、宣傳車環繞社區或海報文宣分送至社區每戶使其知曉,所以無法讓全社區民眾動起來,缺乏社區居民的主動參與,以及與居民溝通、互動的過程,導致現今缺乏在地精神與在地參與的空間狹窄。原本眷村裡的居民有固定時間來到館舍彈彈樂器、唱唱國劇,但老人逐漸凋零,加上鮮少地方團體與居民參與,使得社區博物館扮演教育學習場所及凝聚社區民眾意識的功能不彰,因此在社區營造中扮演的角色上也有些不足。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撰寫者
    黃品儒-陳錦昌
  • 創作者
    陳乃郡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1/01/01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民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