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國軍眷村文化保存政策之研究:以成立「眷村文化園區」為例》

《國軍眷村文化保存政策之研究:以成立「眷村文化園區」為例》,王文珊作,指導教授邱博舜,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古蹟保存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100年(2011)出版。該論文以分析國軍眷村的歷史脈絡探討國家文化政策分期演變,從中國國民黨「以黨領政」時期到政黨輪替前後的國家文化政策,是否促成眷村文化保存運動興起。在中央層級的國防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與地方政府間存在的利益衝突,當民間社群組織在保存意識的抬頭下,加入遊說促進國家政策立法,人們才真正意識到眷村文化保存已刻不容緩。國防部依法於民國100年(2011)3月評選全臺6處眷村文化園區預定地,成為眷村文化保存的方向之ㄧ;藉由眷村文化政策的立法執行了解到中央單位與地方政府的執行是否能與民間期望符合,而來自政府單位之間的矛盾與折衝主要是因為主管單位組織編列改變、補助內容認知不同,都須在法制上與執行面加以改善,結果將影響未來眷村文化園區的經營效益。在眷村文化保存發展的前提,眷村文化園區的成立能豐富社會文化的內涵與眷村歷史意義,更能檢視國家政策的制定對地方政府經營管理的反思。

基本資訊

  • 資料來源
    臺灣碩博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
  • 撰寫者
    黃品儒-陳錦昌
  • 創作者
    王文珊
  • 時間資訊
    發表日期
    2011/01/01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圖書及手冊
  • 時間分期
    民國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