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陸光四村

陸光四村
數位物件授權: PDM

陸光四村,屬陸軍眷村,位於桃園市八德區陸光街。民國52年(1963),蔣宋美齡女士擇定在大湳成立陸光四村,由婦聯會及鼎興案共同出資,於民國54年(1965)1月30日落成啟用,眷戶數約516戶,在地俗稱「五百戶」。為陸軍第六軍團列管眷村,改建後原眷戶合併到陸光四村國宅。

民國82年(1993),總統李登輝在視察本村後,見眷村已經老舊不堪,指示籌資進行改建工程。在當時的桃園縣長劉邦友推動下,進行工程。民國85年(1996)6月動工,民國88年(1999)4月竣工,共計完成41棟集合式公寓大樓住宅,含括地下1層,地上13層,總戶數1971戶。

完工後週邊各老舊眷村陸續遷入,因而今日的陸光四村住戶,包括陸光四村、慈光一村、忠勇新村、慈光六村、金門新城、貿易七村、忠貞新村、篤行四村等8個眷村,因而形成一個具有現代化樣貌的社區。


下載
公眾領域標章(PDM) 公眾領域標章(PDM)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PDM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空間、地域與遷徙
建檔單位桃園市政府
所在地-地址
桃園市八德區陸光街
別名
五百戶
免費進場
史料時間
所在地-緯度
24.961508
所在地-經度
121.29804860000002
是否開放
所在地-名稱
陸光四村
參考資料
郭冠麟主編,《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現況
改建後原眷戶合併到陸光四村國宅
資料來源
郭冠麟主編,《從竹籬笆到高樓大廈的故事──國軍眷村發展史》。臺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
隸屬
陸軍第六軍團
時間分期
戰後時期(1945~)
撰寫者
林煒舒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