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菸酒公司宜蘭酒廠啤酒造型儲酒槽

宜蘭酒廠在製作米酒及米酒頭時,需要經過陳米入倉、蒸煮、入槽、冷卻、糖化、醱酵、蒸餾、熟成、調合、包裝及銷售等程序。在生產線中需要有「蒸煮醪」將糙米加水煮成「米醪」,蒸煮醪就是一個超級大飯鍋,宜蘭酒廠有8個蒸煮醪,每天煮三次,共可以煮5萬6千公斤的米。在宜蘭酒廠一天煮出來的「米醪」,可以供全體宜蘭縣民吃一餐還綽綽有餘。米醪煮好時,只要把蒸煮醪和醱酵槽之間的開關閥打開,蒸煮醪內的高壓會把煮好的米醪,沿著管路擠壓到紅色的醱酵槽中。醱酵後,再進行蒸餾,藉由蒸餾機,收集沸騰酒精的蒸氣,再將蒸氣冷卻成液體。蒸餾好的酒液,集中存放到「集酒槽」中。 因此,在宜蘭酒廠的廠房中原先有許多蒸煮醪、醱酵槽及集酒槽等大型器具,後來酒廠的米酒產量減少之後,同時配合酒廠轉型為觀光工廠,這些槽桶有的被汰除、有的則在台灣紅麴館及TTL主題館進行現地展示,而有的則被移至他處進行裝置藝術,例如:宜蘭市復興路與健康路口的守望相助工作亭,以及在酒廠停車場旁的經典台灣啤酒鋁罐造型。

基本資訊

  • 所在地-地址
    宜蘭縣宜蘭市舊城西路3號
  • 免費進場
  • 所在地-緯度
    24.756303
  • 所在地-經度
    121.749414
  • 是否開放
  • 電話
    03-9321517
  • 所在地-名稱
    宜蘭酒廠
  • 現況
    保存狀況良好。
  • 資料來源
    社區博物館教育之研究-以「宜蘭酒廠博物館」和「宜蘭縣史館」為例的教學設計,2002,朱堯麟,國立花蓮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 隸屬
    台灣菸酒公司宜蘭酒廠。
  • 時間分期
    日治時期(1895~1945)/戰後時期(1945~)
  • 交通方式
    步行、自行車、機車、汽車、公車
  • 撰寫者
    朱堯麟(撰寫人)、鄭思漢(攝影者)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