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尿桶

「尿桶」尺寸為周長132公分、上圓直徑41.5公分、下圓直徑36公分,用於裝人畜排泄物的木製桶子。早期房舍的廁所都在屋外,為了半夜如廁方便,所以在房間門口放置「尿桶」以備不時之需,之後可把尿桶裡的排泄物挑到菜圃做為肥料。 傳統的廁所俗稱「屎礐」,須由挑糞工清理,對於當時的農業社會,這些「黃金」正是最佳的水肥來源。到了日治時期淡水河岸曾有一座「屎礐渡頭」,是當時「淡水街役場」(今日的淡水區公所)為了公共衛生而指定為水肥集散中心,日本人將淡水全街的水肥定期招標、販售,批發給三重、蘆洲、新莊、五股區一帶的菜農,菜農會搭乘舢舨來此買水肥回去灌溉。現代化下水道、化糞池及抽水馬桶的興起,使得屎礐渡頭從此功成身退。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新北市立淡水古蹟博物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