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豆

飲食用具。竹豆,竹編盛器。開口處以籐條綁合。有高腳圈足。中國古代的器形「豆」,造型多為淺盤或淺缽形,高圈足。豆在中國古代主要放置醃菜、肉醬等調味品的器皿,即是今日的菜盤之意。臺灣原住民族所使用的豆多為盛食用的圓盤器,主要用途是盛放煮熟的食物使用。從豆的大小深淺,推測應該盛裝煮熟過後的穀類或是甘藷、芋頭等根莖類主食。在陳奇祿《臺灣土著文化研究》中將這類型的編器歸類為盛置用編器,而這種有附上圈足的淺盤式竹藤編盤形制,常見於排灣、魯凱、阿美、卑南等族。竹籐編器的製作,從材料的取得到編製完成,多是男子的工作。籐材的取得較難,需入深山砍取,再經過數道程序加工成籐篾後,才進入編製的手續。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