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魚叉

生產工具。漁叉,由木製柄和鐵製鏢頭所組成,鏢頭為四根式叉,尾端直接套在木柄上。漁撈為阿美族僅次於農業的第二大生產活動,一般的漁撈主要以河川捕魚為主,部分居住在海邊的部落才會乘坐竹筏結隊出海捕魚。日治時期,大量地引進了相關的捕魚工具與技巧,例如八卦網(tafokol)、魚槍(pacing)等等,因此沿岸的漁撈活動漸增。而無論是至河邊或者出海從事漁撈的工作主要仍以男子為主,而女子則協助在旁捕捉或挖掘貝類食物或海藻。近代因為臺灣社會結構轉變,轉為工商業為主,技術勞力性工作機會增加,不少阿美族人轉為從事勞力性工作,或投入中遠洋漁業。

基本資訊

  • 作者
    作者: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原住民族委員會原住民族文化發展中心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