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樂人

〈神田〉與〈樂人〉兩件作品屬於1950年代莊氏的創作逐漸轉向超現實主義風格之作,主要特色為將多個象徵元素聚合,去創造、表現個人「內在真實」的幻象或奇想。在作品〈樂人〉中,莊世和以簡練、流暢的線條,將三名演奏樂手動態精準掌握,若無作品名稱的提點,其符號化的表現已似一幅具音樂性律動的抽象繪畫,而當中最右邊一名樂手的筆觸,更讓人感受到東方「筆法」的韻味。作品〈神田〉則較屬典型的超現實畫風,就作品名與畫面中出現的兩個圓形穹頂,推測所繪場景應為神田地區的東正教教堂「尼古拉堂」。此作莊世和運用立體結構的層層堆疊,以及自結構體輪廓延伸而出的粗黑線條,隱諱地形成至少十餘作十字架的意象,去營塑出如夢境中不斷疊層浮現巨大建築、極具壓迫性及宗教意味的幻境。 出處:馮勝宣,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3。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