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物、花鳥、山莊等059

110011440005 印度莫臥兒朝の白線繪畫 White Line Painting of Mughal Dynasty in India 相較於日治時期同輩甚至晚輩的東洋畫家們,林玉山尤其與眾不同的是,他曾受到京都的日本畫老師堂本印象之啟發,本著「有容乃大」的精神,甚至也從印度以及波斯繪畫中吸取養份。本頁與右頁大約畫於 1935年的鉛筆素描畫稿即為其證據。畫家在畫面上以鉛筆題識:「印度莫臥兒朝の白線繪畫/『窓』」,所謂「印度莫臥兒朝」今日多譯成「印度蒙兀兒王朝(1526 ~ 1858)」。其細密畫最初受到波斯細密畫風格之影響,其後逐漸發展出印度自己的細密畫特質。此畫將印度蒙兀兒王朝細密畫獨特之人物造形、服飾特色,以及流暢的線條表現得相當到位,頗富異國風味。下半部的畫紙餘白處,則畫了一段折枝栗子,從栗果和葉片的具體而細膩描繪,應該出自寫生。上下兩圖是否有所關聯,由於未見文字說明,因而不得而知。不過卻也顯現出林玉山珍惜紙張的一貫節儉性格。 110011440006 印度頂水仕女 Indian Woman Holding Water Bottle 此鉛筆素描畫稿明顯取材於印度,畫家在畫面右上角以鉛筆題識:「印度の現代繪畫」作為標題,顯見這件畫稿是參考自當時印度名畫家的畫作。畫中穿著傳統服飾的印度仕女,衣袍服飾結構相當特殊而具體,有別於華人古畫中所畫之袍服。頭頂著兩層的瓶甕,右手上舉扶著頭頂上的瓶甕,以保持平衡;左手又托著一較小的葫蘆型水瓶,赤著雙腳似正行進中。地面上則綴以小草等植物。仕女的手挽、手臂、腳踝都掛了飾環。畫中人物姿態、神情以及衣袍線紋都相當嚴謹而自然,尤其扶著頭上瓶甕的右手指頭姿勢,更是細膩而巧妙。林玉山以極為細膩優雅的鉛筆,線條宛如水墨畫的白描之法勾勒描繪,極為優質。為了忠實記錄其色彩,他摻用了中文和日文以標記色彩:在畫面左上角標示了「頭髮之外全部紅線」,旁邊又以日文標示:「空は薄、郡る丘は黃綠」(按:「郡る」可能為「群る」之誤植」)可中譯為:「天空薄上彩群青,山丘是黃綠色。」。此外在衣袍下擺接近前腳部分標示了「金黃地」,後腳上方的摺紋處則標示「淡粉紅地る紅線」,可譯為:「上彩淡粉紅底的紅線」。左手腕所掛的多重寬手鐲上標示了「白」,左手掌托著葫蘆形水瓶以及頭上頂著下層較大的瓶甕則標示著「茶褐色る紅線」,中譯為:「上彩茶褐色的紅線」。頭上所頂著上層較小而瓶口伸出植物葉片之瓶甕,則標示著:「下と同じ色で薄く深かしくている」,中譯為:「與以下相同顏色,薄薄且深的」。 110011440008 仿靈華觀音像 Imitation of Linghua Guanyin Statue 出生、成長於風雅軒裱褙店家庭的林玉山,由於裱褙店往往也應顧客需求而提供住宅神明廳懸掛供奉的道釋畫作,以及祝賀用的吉祥畫。臺灣民間信仰當中,觀世音菩薩、媽祖等都是神明廳供奉常見的重要神像,只不過大多流於制式化摹寫之圖樣。從少年時期就一向重視自然觀察寫生的林玉山,早年在寫生創作之餘,也廣泛取法,隨時把握機會,研究學習名家之畫法。1935 年他遠渡日本京都東丘社畫塾追隨堂本印象學習時,在京都的博物館裡看到了日本畫名家吉川靈華(1875 ~ 1929)所畫的〈觀音像〉,相當佩服其優雅造形、別出心裁的坐像構圖以及優質的白描筆墨技法,因而隨即拿起速寫本,以鉛筆用線性描繪手法,用心臨仿下來。雖然描繪工具是鉛筆,但線條卻極為優雅而富於彈性,宛如毛筆所畫,一筆不苟,顯得相當脫俗而優質。題識:「仿靈華觀音像」。 110011440014 母愛 Maternal Love 日治時期林玉山取材自家人,畫過幾張捕捉相當優質親情的鉛筆人物素描淡彩作品,這件〈母愛〉就是其中相當具有代表性的一件。畫面左側畫家以鉛筆題識:「母愛。昭和十二年三月速寫內人抱柿女。 玉山。」鈐印:「玉山」朱文印。柿女(柿子)為林玉山四女(1935 - 1937),於1937年生病去世。畫中描繪夫人坐在凳子上,雙手抱著口啣著奶嘴的柿女,置於大腿上。夫人微低下頭,眼神和身形正關注著手中所抱的柿子,溫馨的母愛親情洋溢畫面。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畫中鉛筆線條,極為流暢、肯定、富於彈性,且能因應質感之不同而作微妙的變化,宛如華人水墨畫般,相當富於線條表現機能。不但為林玉山人物素描中的精品,而且其線條表現,也堪稱同時期畫家中罕人能及的頂尖傑作。 110011440018 瑞椒抱柿妹 Rui-Jiao Holds Her Sister Shi-Zi 此圖與〈母愛〉為同一時期同一系列的素描淡彩作品。畫面右下方畫家以鉛筆題識:「昭和十二年三月速寫瑞椒抱柿妹。」瑞椒(藝術史學者曾曬淑教授之母)是林玉山的長女,出生於 1929 年。畫中八、九歲的瑞椒,背對著觀者;雙手懷抱中四妹柿子,則從大姊手臂上方探出大半個頭面向觀者,睜著稚真的大眼,似乎好奇地看著正在畫她姊妹倆的畫家父親。童年的大姊瑞椒,留著西瓜皮式的制式髮型,由於力氣不足,使勁地抱起四妹,因出力而聳起右肩,同時也略低著頭逗著妹妹。身形、姿態、神情都相當傳神。線條簡練流暢而優質,也類同於〈母愛〉,是林玉山表現姊妹親情題材的上乘素描淡彩作品。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4。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35~194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