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破形而立」系列-A8

1965年起,李茂宗在手工業推廣中心工作期間,有機會接觸國外正盛的現代主義,自身也嚮往自由的創作風格,又受吳讓農老師鼓勵,作品獲西德慕尼黑陶藝獎金牌,多次入選義大利法恩札國際陶展,雖然彼時他一些創新的作品尚未被普遍接受,甚至招來不少批評,但他堅信想要建立自己的風格立足世界,非要從突破傳統做起不可。 當時臺灣陶藝正處於萌芽階段,一些較具名氣的陶藝家在造形與釉彩也有所表現,但李茂宗卻選擇了另一條不同的路,對傳統拉坯器形進行「破壞」或「變形」處理,讓拉坯的形體進行扭曲變形,捨棄造型與釉彩的實用性及美感,打破傳統器形的束縛,作者創作的自由因而被完全解放出來。 對李茂宗而言,寫實或許不難,也是當時相對容易的坦途,但年少無懼,在外來文化的刺激與本身深入思考之後,踏出「叛逆」的第一步無疑是大膽嘗試。 出處:沈東寧,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4。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