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小吃店

王雙寬(1942-2016)出生於臺南鹿耳門地區,自小熱愛藝術,因幼時喪父家境困頓,便撿樹枝為筆、以地為紙練習繪畫;13歲時獨自前往臺南市區拜師學畫,卻因家貧遭拒,他至此立志自學,不僅學習中西畫風,也多方嘗試水墨、油畫、膠彩、書法、雕刻等不同媒材,靠著長年的潛心摸索及天賦,終在畫壇以工筆的觀音聖像闖出名號。 本件〈小吃店〉是王雙寬1979年創作的油畫作品,以寫實的手法描繪騎樓下(亭仔跤,tîng-á-kha)生意繁忙的小吃店(點心擔,tiám-sim-tànn)。騎樓是臺灣建築因應在地氣候而生的常見構造,在街屋一樓留出的這條公共通道,可以在西北雨(Sai-pak-hōo)季節時讓人避雨,晴天時又可抵擋烈日,因此清領時期即在大稻埕進行推廣。到了日治時期,政府頒布「臺灣家屋建築規則」施行細則,規定全島街屋皆須建造亭仔跤,1903年更進一步對其尺寸、構造、材料等細節訂定嚴格規範,造就今日各地老街拱柱相連的騎樓景觀。畫面中央的女子穿著白色無袖迷你裙,是1970年代的流行時尚,與騎樓下客人的日常穿搭成對比,形成視覺焦點。作品用色偏暖,畫面前景以深褐與淺青色塊暗示雷陣雨後空曠路面,對比騎樓下小吃店滿滿客人後的深色調牆影,表現出小市民在炎炎日頭(ji̍t-thâu)的雷陣雨後,悠閒外出覓食的情景。 參考資料: 台中市立港區藝術中心(2011年10月24日)。王雙寬台灣百廟畫展,台中港區藝術中心展至11月20日。人間通訊社。取自http://www.lnanews.com/news/3/58661 MacTV (2013年6月26日)。第332集 王雙寬自學創作半世紀 工筆畫百廟百英雄【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http://art26332000.blogspot.com/2013/06/332-2013626.html 王瑋名(2022年9月28日)【從世界美術名作談人生】永旭高暉 王雙寬。人間福報。取自https://www.merit-times.com/NewsPage.aspx?unid=812405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大墩文化中心推廣股(2022年9月24日)。工筆畫大師王雙寬80紀念展 「觀音顯靈」典雅重現【新聞稿】。取自臺中市政府文化局https://www.culture.taichung.gov.tw/2174564/post 全球華人藝術網|(2020年7月17日)。王雙寬的履歷總覽【部落格文字資料】。取自全球華人藝術網http://blog.artlib.net.tw/author_page.php?act=view&ename=wangshuangkwan 出處:曾祥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3。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