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郊遊

臺灣藝術評論者倪再沁於〈茲土有情-李梅樹和他的藝術〉一書中,曾就學院美學角度將李梅樹戰後初期作品,視為其一生登峰造極的時期,主因來自於他對西方崇高主題、形式與臺灣本土形貌的轉化演繹之成就。而這時期最受注目的代表作,即是1946年第一屆省展展出之後再由省府購呈蔣中正先生的〈星期日〉以及1948年創作的兩件受臺灣美術界公認的代表作〈郊遊〉與〈黃昏〉三件作品。〈郊遊〉即為李梅樹最具代表性的群像作品之一,其構圖、色調、人物姿態等,與法國畫家布列東(Jules Breton,1827-1906)的作品多有呼應之處。但令人好奇的是此作雖名為「郊遊」,但畫中人物神情皆極為肅穆凝重,部分論者推論與此作創作前一年爆發的228事件有關,確切原因現已難辨,但至少可由此作中體會到藝術家對當年時代氛圍的反應與其對本土的深刻關懷。 出處:馮勝宣,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4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