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網路(二)

朱為白(1929–2018)原名武順,生於中國南京,家中三代從事裁縫,影響他後續作品創作。1953年進入廖繼春(1902–1976)的「雲和畫室」學習素描、水彩及油畫。1954年於李仲生(1912–1984)門下習畫,1958年正式成為「東方畫會」一員。1970至1980年代,以木刻版畫傳遞心中理想國,其後回到抽象創作,以刀剪在布匹上經營空間構圖表達禪意,以「刀剪精神」聞名於世。 此作品遠看像是無意義的混雜線條,右側靠中央的主體部分可看作網路的支架抑或人型,分散出來的灰黑白紅條狀物及交織纏繞的線團,彷彿正在接受或傳輸右邊的細線所傳導的資訊。這種錯綜複雜、雜亂無章的線條表現出了作者對於網路世界中資訊大爆炸的看法。紅線有可能代表著熱線,白線意思為離線,即使人們沒有在使用網路,但無選擇性的被一直連接牽引著。畫面底色為黑色,線條與布條以為偏淺色調的紅、白、灰與黑色,灰黑的底色上有明顯的薄霧狀刷白,惟其色階變化較淺淡,因此能映襯出各色線條的凌亂不安的焦慮感受;又或者是,作者有意無意地將各色線條固定在富含深度空間暗示性的漸層背景之中,藉以暗示亂中有序的藝術感受。 出處:翁瑄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