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烏來瀑布

陳慧坤(1907-2011)生於臺中龍井,1928年赴日本東京美術學校(現東京美術大學)師範科就讀,1931年畢業返臺後,於多所學校兼任及專任美術教師,1947年受聘於省立臺灣師範學院圖畫勞作專修科(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至1977年退休,從事臺灣美術教育長達40餘年。作品重視寫生,一生創作有八成皆是風景畫作品 ,與大自然長期相處的結果,即是體悟並將自然的「真形」呈現於畫作之中。 〈烏來瀑布〉與其創作脈絡中相當重要的〈能高瀑布〉皆為1951年完成之膠彩作品,為陳慧坤開啟寫實風景作品的起點之作。作品媒材雖為膠彩,但作品中的岩石及山坡,皴法及筆觸頗有傳統水墨山水畫的韻味。構圖採取立軸形式,山澗飛瀑猛烈灌下,引導觀看的視點自上而下,水流沖刷遇山壁突出岩石而再次分流,最終落入溪流之中。烏來瀑布(烏來水沖,u-lai-tsuí-tshiâng)是北臺灣高低落差最大的瀑布,而烏來之名是源於泰雅族語,為「溫泉」的意思,當地的南勢溪是天然溫泉的產地,在現今仍是許多人喜愛前往的觀光勝地。 參考資料: 馮勝宣(2021)。典藏目錄32。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頁229-230。 新北市觀光旅遊網(2023年8月20日)。烏來瀑布。取自https://newtaipei.travel/zh-tw/attractions/detail/402224 徐婉禎(2013)。析論陳慧坤風景繪畫之「真形」。臺灣美術,92,頁35-59。 作者不明(1927年5年29日)。臺灣八景募集 主催臺灣日日新報社,日日新報,7。 王俞丰,「國家語言推廣作品詮釋撰研計畫」,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23。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