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秋荷

1960年秋天,林玉山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後面的植物園,畫了不少張名為〈秋荷〉或〈秋塘〉的鉛筆速寫、鉛筆速寫加淡彩,以及水彩速寫稿。此圖右下角以鉛筆標示「秋荷,49. 10」。這件水彩速寫,係以淡淡的透明水彩速寫秋天的殘荷。雖然用的是水彩,畫面也富於色彩變化,但其表現手法除重視荷葉不同角度的正、側,精準掌握偃、仰以及凹凸、深淺的造形變化,其筆觸則重視書法性小寫意筆法,去表現機能。 換言之,畫家作此沒骨水彩速寫,雖然紀錄了秋荷葉面的色彩變化以及破損現狀之外,其主要目的,仍然是為了日後彩墨畫創作(如左上角1964 年所畫的正式畫作之黑白照片)蒐集資料的準備工作,由此亦可見林玉山創作態度之嚴謹。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4。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