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001030013 大峽谷之一角 Corner of the Grand Canyon 此圖是林玉山以鉛筆線條勾勒,現場速寫大峽谷。右下角他以鉛筆題識 :「大峽谷之一角。GRANDCANYON。1981. 8. 2. 速寫」。這件速寫稿,應該為林玉山同一年(辛酉)盛夏所畫〈峽谷斜暉〉(收入國立歷史博物館1997 年出版《雲山碧海:林玉山畫集第50-51 頁》)彩墨正式畫作的主要參考母本。在該畫冊中刊載〈峽谷斜暉〉的題識和款印頁下,附有補充文字說明此圖之創作背景:「辛酉八月,作者在曾謀賢先生陪同下遊覽大峽谷。至日暮時分,峽谷高處仍映照著夕陽,峽谷底部已漸成迷濛一片,特採立軸式構景,表現峽谷淵深不見其底的感覺,及日落餘暉之氣氛。」 此鉛筆素描稿雖然沒有如同其彩墨正式畫作的表現上述「日暮時分,峽谷高處仍映照著夕陽」的細膩光影效果,但其簡練而靈活的鉛筆線條,卻很輕鬆而自然地捕捉了美國西部科羅拉多大峽谷,其極為特殊的變質岩地貌結構肌理地質、地形和地貌之特徵。將此素描稿與其〈峽谷斜暉〉的彩墨正式畫作相互對照,可有助於瞭解林玉山繪畫創作之過程。 108001030014 大峽谷南側的一段 A Section of the South Grand Canyon 這件大峽谷的鉛筆素描稿,與館藏同一冊速寫本的〈大峽谷之一角〉,應該是同一趟行程中的同一天所畫。林玉山以鉛筆在畫面上題識:「大峽谷南側的一段,因峽谷之闊大,一見如醉。雖有滿懷畫興,卻無法寫盡其意趣。81.8.2。 GRAND CANYON。」 相較於〈大峽谷之一角〉,此圖更為廣角的視野,用大部分的畫面捕捉宛如無盡遼闊的高牆般對岸山崖和深谷。更能呼應其同一年(辛酉)盛夏所畫〈峽谷斜暉〉之山谷狀態。面對中華古畫和畫譜中所未曾見得的大峽谷變質岩地貌結構肌理,林玉山的素描稿雖然掌握得相當到位,但在題識中卻仍很謙虛地題到:「雖有滿懷畫興,卻無法寫盡其意趣。」由此也顯見其自我要求之高。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