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人物、花、鳥、樹等寫生集016

108001010004 稻草 Straw 此鉛筆速寫稿,是林玉山於第6屆全省美展中,以國畫部評審委員身分示範展出的〈農村秋晴〉稻草堆部分的速寫稿。稻田在秋天收割完後,幾束乾稻草,擱置在十字型的木架旁,支撐十字木架的主幹是小樹幹,橫伸的部分則為竹竿。隨意擱置的乾稻束歪斜散置,造形自然而多變,其間隱見部分殘留的稻榖。林玉山將稻草束的鬆軟和彈性,樹幹和竹竿支架的質感,以及相對於稻草束的堅挺,在簡鍊幾筆的鉛筆線條中,都表現得十分到位。 108001010030 人物 People 畫面中央以較淺色的鉛筆畫一穿著西裝、梳著西裝頭、戴著細框的老式眼鏡的男士全身像,身體微側坐在靠背椅凳上,雙手交叉置於腿、腹之間,男士臉頰略顯清瘦,狀似若有所思,其樣貌應屬知識分子;左側則畫三個不同角度戴著眼鏡的老婦人頭部特寫,神態祥和,氣質上似乎曾接受過教育,林玉山尤其特對別對老婦人將頭髮梳往後腦,整齊的髻在腦後,並束以飾帶之髮型特寫,紀錄了早期臺灣老婦人的常見髮型。右上角另從側面捕捉一位年紀更大的婦人坐在椅上,穿著寬鬆的傳統漢人婦女服飾,眼神似乎緊盯著雙手正在進行中的細活。縱觀全部的人物速寫,除了造形、姿勢、神態都相當嚴謹之外,其筆觸也是自然、精準而流暢,展現出其人物素描極為深厚的功力,以及相當有系統的研究精神。 108001010032 老婆婆 Old Woman 這頁以藍色色鉛筆所畫的老婦人速寫習作,是二十世紀前半葉臺灣鄉間常見的老婦人之扮相。老婦人頭上包著頭巾,身穿寬鬆的漢式傳統婦人服飾,林玉山在同一個畫面中,捕捉四個不同角度、姿態,從頭部特寫到接近全身的傳統老婦人坐姿速寫,老婦人臉上佈滿著歲月痕跡的皺紋,從其神情和粗糙的手以及突出的手指關節,都透露出長久以來經常勞動作活的滄桑感。 林玉山以頗為流暢而富於彈性的筆線,捕捉其神情和坐姿,精準之外,也顯得相當輕鬆而自然。雖然林玉山正式畫作中,很少看到這樣的題材。然而他早在日治時期,就對身邊周遭所見所感的相關題材,不斷藉著系統性的速寫、研究,來鍛鍊其手、眼、心之間的自然協調,基本上,其寫生基本功的鍛鍊相當接地氣。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4。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