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林和靖

北宋隱逸詩人林逋(967 ~ 1028),字君復,諡「和靖先生」,世稱林和靖。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鶴,自謂「以梅為妻,以鶴為子」,因而有「梅妻鶴子」之稱。其人格風範,不但為古來華人所敬重,包括日本人也不例外。 目前所見林玉山最早的一本畫稿,封面以毛筆題署《畫譜- 大正八年 林英貴》的早期(涵蓋1919 ~1925 年)畫稿輯冊當中,就有一幅以毛筆白描仿自日本雕刻名家山崎朝雲(1867~1954)取材自林和靖,於1911 年出品日本第五回文部省美術展覽會的立體雕刻作品。其中林和靖右手拄杖,左手藏在袖內,側面對著觀者,朝著畫面左方悠然緩步行進。其背後探出一隻白鶴的頭頸及胸部上方,白鶴胸部以下所有部分全為林和靖身軀所掩。畫面左下方以行楷標示著「山崎朝雲」四個字,說明此圖稿取範之源頭。 此外,該畫稿輯冊當中,還另有一幅造形極為相近的白描稿,但卻省略其拐杖以及身後探出頭的白鶴,應該也是出於同一範稿的局部習作。除了說明林和靖也是日本畫家崇尚的題材之外,也顯示出早年林玉山廣泛取法學習下功夫之歷程。 此圖所畫的〈林和靖〉,造形和構圖更為嚴謹而富於變化,林和靖身體接近於正對著觀者,內穿赭袍外罩青衫,戴著黑色的文人頭巾,右手持竹杖,左手指梳理著美髯,微側抬頭望向畫面右上角的梅花而若有所思。一隻白鶴追隨身旁,神情姿態優雅而自然。色彩典雅而暈染細膩柔和優雅,極具日本畫「和風」之特質,稱得上是林玉山早年優質人物畫作之一,曾參加第五屆栴檀社展出。 款識:玉山生。 鈐印:「英貴印」朱文印。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4。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3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