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灣排灣族王者像

吳炫三1980~1995年以非洲、中南美洲、南太平洋等地原住民形象為繪畫主軸的狀態,在1996年有了明顯的轉變,他開始將創作視野投注於臺灣原住民族,尤其特別關注排灣族最為崇敬的百步蛇圖騰、達悟族獨樹一格的族群色彩運用,並以此綜合他長期以來對南島原住民族的圖騰信仰,以及佛家、道家、東方哲學對「陰陽」互補消長的生命思考,開展了他「紅黑白系列」的創作新頁。吳炫三在大學時期(1964—1968)即開始留意及蒐集排灣族文物,除了當時曾赴屏東作田野調查,亦曾在1978年深入臺灣山地與排灣族原住民共同生活,進行深入的觀察紀錄。本作是其「紅黑白系列」創始時期的作品,以排灣族百步蛇圖騰為人物創造發展的原型,結合他援引中國傳統象形文字意趣所自創的「陰陽紋」符號,並以色彩所賦予的特殊意涵:紅色代表血液與生命、黑色代表力量與控制、白色代表和平與大地,構成了畫作中排灣族王者冷靜、神秘又令人敬畏的形象。 出處:蔡昭儀,2021,《典藏目錄32》,國立臺灣美術館,頁23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