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漂浮的臉龐

作田富幸(Tomiyuki SAKUTA,1960–),日本山形縣人,在參與東京藝術大學入學考試落榜後,曾迷失自我,將自身消極負面的感受收錄於日記當中,這些情緒的變化,成為其日後創作的靈感來源。大學期間,深受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影響,將其融入自身的銅板時刻作品。1984年,自東京造形大學畢業,參與日本版畫協會,也在版畫相關競賽或展覽有優異的表現。 〈漂浮的臉龐〉一作以負面情緒的不同面貌為主題,或向觀者闡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之道理,透過精緻的銅版技法,表現豐富的心理面貌,作田富幸將情緒以不同的形式具現化,如:長滿尖刺的嘴巴、手指從五官中伸出、頭的上半部變異成滾燙的水……等,或有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的影子,表現消極情感在想像與現實間的矛盾。作品氛圍散發出強烈的抑鬱,每種負面情緒皆有其對應的面孔,讓觀者投射情感於本作,勇敢面對迎面而來的負面感受,探尋內心深層的真實感觸,甚至以本作為媒介走入作田富幸敏感的內心世界。 版畫簽名:4/30。floating faces。Sakuta。2018。 出處:林建志、游惠遠,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18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