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典藏

沃其克.泰博.庫布列其維奇(Wojciech TYLBOR-KUBRAKIEWICZ,1974–),生於波蘭華沙,2001年於華沙美術學院取得碩士學位,旋即於母校平面藝術學系擔任講師,2010年取得博士學位。2016 年起,至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擔任訪問教授。作品曾獲「第7屆斯普利特國際平面藝術雙年展」首獎、 「第6屆NBCMESHTEC絲網印刷國際版畫雙年展」榮譽獎。 本作庫布列其維奇以符號的方式呈現他在旅行的所見所聞,元素隨機地安排,讓觀者在起初對於排列的邏輯序列毫無頭緒,細細觀察則可發現每項元素都被拆解剖析,可能是當時的行為,也可能是任何觀看的對象,讓元素本身重塑情境,具象化的客觀性或有達達主義(Dadaism)的影子;錯綜複雜的線條穿鑿於元素之間或象徵記憶的連結,引領著觀者找尋各自熟悉的事物,讓抽離的回憶重新湧現於畫面當中。 背景上半部,庫布列其維奇絹印較淡的博物館文物圖樣,除了讓畫面更有層次,或暗喻符號所代表的感知正如文物一般「典藏」在觀者的心中。 出處:林建志、游惠遠,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1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