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達悟的夢魘 - 9

羅平和(1960–),生於臺灣台東,1987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西畫組,1995年取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研究所藝術碩士。國立台東大學美勞教育系(現為美術產業學系)副教授退休。獲2000年台南縣政府南瀛美展「南瀛獎」,1996年第50屆全省美展版畫類省政府獎。 羅平和喜歡以木刻版印的圖像,做組合構圖之運用,藉以反映自身對社會環境的觀察,至於創作表現的形式上,則是以細膩的點、線、面來組合構圖,展現黑色、灰色和白色等明暗對比與層次變換的漸層美感。羅平和(1960–)是臺灣中生代之版畫家,同時身兼反核運動的實踐者,對於家鄉台東的蘭嶼儲存十萬桶核廢料而深感不滿,於是採用組合、反覆的美學原理,創作出《達悟的夢魘》等系列作品。 本件作品「達悟的夢魘–9」為凸版木口木刻版畫,畫面主題以具象寫實的表現,透過畫面圖像的排列組合拼接構圖,營造超現實且有趣詭異的畫面,細膩的線條易於彰顯畫面的立體與意象。 「達悟的夢魘–9」圖像採用反覆的美學原理,將單位形狀不斷的重複二方連續或四方連續,產生美妙的萬花筒圖案。作品中又以紅色盲胞點字的形式表達警示意涵,意為達悟的夢魘,提醒國家在設立蘭嶼核廢料儲存場的省思,控訴政府盲目決策而影響這一方淨土的現象;並以耶穌的愛與犧牲的圖像,慰撫蘭嶼達悟族自然環境受創的心靈。在畫面處理方法技巧上,以十二片畫面併貼組合,利用反覆畫面重組成較大面積,將原本木口木版畫在先天上的限制給予延伸擴大。 出處:蘇智偉,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1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