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角力

洪根深(1946–),出生於澎湖縣,定居於高雄市,以富含文化政治批判的後現代水墨著名。在經歷了複製、拼貼、權充、挪用等技法,綻放了雄健豪放、恣肆飛揚的多媒材表現之後,老年的洪根深再次地回到了寫實性的繪畫傳統裡(與其著名的繃帶人物相較)。雖然如此,洪根深〈角力〉仍具有鮮明的個人風格特徵,例如:油畫布上的水墨畫,富含肌理變化的小方格等。 〈角力〉畫幅左下方繪有圖案化的波浪紋,以此諷刺各方勢力交相傾扎而暗濤洶湧的文化政治批判。洪根深以五個造型較寫實的人物圖像象徵各方勢力,人物姿態彼此糾結,富有設計感。糾結在一起的人體之中,有兩個人的頭顱加染褐色;一個褐色頭顱蜷縮在糾結的人體之內而較不顯眼,另一個褐色頭顱則描繪高光亮白而顯得醒目,彷彿是角力的勝出者。糾結成一團的人體,整體造型貌似緊握的拳頭,同時地,高光亮白的褐色頭顱又形似指向觀眾的食指。這個伸出食指的拳頭令人聯 想起詹姆斯‧弗拉格(James Montgomery Flagg,1877–1960)在1917 年為美國陸軍所繪製的募兵海報〈I Want YOU for U.S. Army〉。從接受理論(Reception–Theory)來看,洪根深〈角力〉暗諷了勝利者的頤指使氣。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1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