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場合

洪根深(1946–),出生於澎湖縣,定居於高雄市。1970年師大美術系畢業後,歷經了台灣美術的鄉土運動時期,並致力於現代水墨畫創作。約從1983年開始,洪根深大量使用拼貼技巧,並逐漸採用規格較統一的繃框油畫布作為繪畫載體,由此步入了後現代水墨畫的創作階段;〈場合〉即屬這一時期的作品。 〈場合〉集結了洪根深的所有繪畫技巧和實驗性風格,除了濕筆乾擦,滴甩流淌等等傳統水墨或現代水墨的媒材技法,亦有各種造型的拓印,尤其以貼裱宣紙營造紙張皺褶肌理的技法最具特色。不均勻地拼貼宣紙所產生的皺巴巴的肌理,雜亂中自有一種方向性較規則的節奏韻律感,以此契機,洪根深逐漸地發展出以包扎人物為主要形象的「繃帶系列」。 不同於洪根深「黑色情節」系列作品多以深沉的暗黑色調為主,〈場合〉由於在畫面上方的背景空間裡有較多的留白,因此,雖然繃帶人物糾結人心,整體的視覺直觀仍較明亮。垂直流淌的墨汁線條較均勻地散佈在繃帶人物上,是一種半自動性技法的理性而節制的運用。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