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沉重罪名

宜德思.盧信(1976–),父親是泰雅族人,母親是太魯閣族人,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美術系,曾在短暫旅居澳洲期間接觸到當地的原住民藝術後,進而啓發自身藝術創作之思維,藉由探尋族群的歷史與傳統文化,從自我的生命經驗出發,創作出如:2013年的「跳島計畫」、2014年「我看見」系列、2017年的「藍白帆布」系列……等作品,表達對其自身文化的熱忱。 宜德思.盧信的繪畫常自生活周遭中擷取圖像,成為傳達內在意識及情感之象徵符號。本幅畫作〈沉重罪名〉中的「藍白帆布」常見於原住民的部落中,因其輕便又便宜,且能遮風擋雨之特性,逐漸取代了傳統的生活用品,似乎也隱諭著外來文化對於原住民傳統文化之影響。畫面以藍白帆布的條紋為背景,帆布的皺摺紋理及質感皆仔細刻畫,展現出畫家觀察入微的描繪技巧,中央的泰雅族傳統彎刀,大部分刀身已被帆布所包覆,僅露出少許刀柄及部分鞘身之藤條編織,而左右兩邊更 是以隨意捲曲的藍白帆布造型,取代了已消失的彎刀。 畫家巧妙地利用材質的差異及色彩的對比,在幾乎被藍白帆布所佔滿的畫面中塑造出視覺焦點,亦突顯出意欲藉由繪畫所傳達之深刻意涵,透過「帆布包覆」的意象,揭露出原住民族群切身所遭遇之問題。 出處:呂金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1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