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離位

袁廣鳴(1965–)生於臺灣臺北,早在1984年即開始影像創作,是臺灣錄像藝術領域的開拓先鋒,其在1994年至法蘭克福新媒體藝術中心研究,後就讀於德國國立卡斯魯造型藝術學院修習錄像與動力藝術。袁廣鳴的創作多以自身經驗為出發,結合動力結構創造富含象徵、批判意義的影像作品,曾受邀參與新加坡雙年展、利物浦雙年展、威尼斯雙年展臺灣館等重要國際展覽。 此作品由外觀來看,是一個傾斜的類比電視播放著影像,電視側面突出一具由樹脂翻製的男性下半身,雙腳由左上方伸出,地面上佈滿破碎的鏡面。影片內主要分成三部分,每一段的開頭畫面都由一位男性泳者從螢幕往外游出,觀者角度較像泳者從真實世界游入電視內又游出。 影片中使用蒙太奇手法並與資料影片(found footage)結合,先由孩童的照片與兒童眼睛的閉眼轉換成一連串的畫報圖像與新聞片段等影像,而後進入許多戰爭、血腥殘暴的歷史畫面,最後用數十隻張大眼睛特寫的快速閃現創造視覺強度。背景音樂則以潺潺的水滴聲、多首取自佛洛伊德(Pink Floyd)與安德森(Laurie Anderson)的流行歌曲作為配樂。使觀者產生視覺和精神的衝擊與震撼,並挑起對於物質與非物質性的辯證以及對社會與人性的質疑。 出處:翁瑄孺,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7~201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