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金潤作(1922–1983),出生於台南巿,1937年進入大阪府立工藝學校就讀,曾受小磯良平( 1903–1988)指導,1944年返台任職於「台灣工藝品生產推行委員會」,自1946年起連續三年獲得省展「特選」,曾任全省美展審查委員及「臺陽美術協會」、「青雲美術會」之會員,並參與「紀元美術會」之創立。其早期繪畫風格傾向於新古典寫實主義,後期則逐漸發展出重視色彩與肌理,強調情感與個性的獨特風格。 本幅畫作〈風〉以人物為主題,畫中女子雙手交握抱膝而坐,臉部望向遠方,似乎若有所思,長髮飄動的樣子不禁令人感受到一幅輕風吹拂的抒情景象。女子的坐姿在畫面中形成了穩定的三角形構圖,但手臂與大腿的斜線卻讓整體畫面在穩定中增添了動態之感受,畫家在描繪人物形體時不拘泥於細節之刻畫,先大致勾勒形體輪廓後,以大筆在畫布上塗刷,流暢的線條與恣意揮灑之塊面筆觸營造出強而有力的視覺效果與表現張力。 在綠色打底的畫布上,黃、橙與藍、綠之對比色相互並置,更讓畫面呈現出如野獸派色彩之強烈感受,全幅畫作藉由豐富變化的筆觸與色彩,表現出風的動勢與人對風的抒情感受,將觀者導向超離現實的抽象幻想世界。林惺嶽(1939–)曾讚譽此作是金潤作「最具魅力的人物畫。」 出處:呂金龍,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3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