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東海文學院一景

東海美術系一向有所謂的東海風傳統,東海風的形成,大概與東海歷史悠久的校園環境,以及濃厚的人文書卷氣息有關。很多人愛以老東海人自居,一提起紅土的溫度,大肚山的風,還有相思樹林下的泥土小徑的氣味,言談間總流露深深的感情。倪再沁出生臺北,發跡於高雄,一生沒在東海大學讀過書,血統上自非老東海人。嚴格來說,他大部分的創作都屬於文化意識鮮明的類型,與東海風朦朧幽微的氣質大不相同。但自從到東海任教後,他長年居住於校園內的宿舍,平時接觸最多的都是東海的同事與學生,久而久之他的少數畫作也開始有點東海風的味道。2008年的油畫〈東海文學院一景〉,主題平平無奇,畫的就是老校舍的牆壁,草地上的小徑,以及一片濃密的相思樹林。倪再沁描繪此景,通篇用乾筆透明薄塗,並且層層反覆擦染,因而每一塊顏色中都隱藏著非常細膩的筆觸變化,值得細細觀看感受。東海風從來就無關主題,而是敘述的語言,喜歡的人沉溺其中,不喜歡的人則往往直斥無聊。〈東海文學院一景〉整幅畫都籠罩在泛黃的陳舊的細微調子裡,對老東海人而言,這就是他們最無法忘懷的紅土的溫度吧! 出處:倪又安,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08~2009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