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星象

吳學讓(1923–2013),號退伯,生於四川岳池。1948年杭州藝專畢業後渡海來台,首先任教於嘉義中學,1956年轉任台北女子師專。他在台北師專任教期間擔任工藝科教師,因此旁涉金工、蠟染、石膏雕塑等製作,亦長期浸潤於製陶上釉,這些教學經歷都影響了吳學讓的繪畫創作。吳學讓自製蠟布,並以書法性的筆墨線條加飾彩繪,這類作品約開始於1970年代,並終其一生創作不墜,傳世作品較多。〈星象〉即是偏屬工藝美術的蠟染作品,惟其題材雖具圖案裝飾趣味,亦有深厚的藝術內涵。 吳學讓〈星象〉運用點、線、面的造型方式,完成了一幅純粹的抽象繪畫。圖案式的符號較平均地分布在畫面上,既沒有景深空間之暗示,也沒有明顯的視覺焦點或趣味中心。〈星象〉畫中沒有具體的物象,因此缺乏敘事或象徵功能,然而它確能引發人們的想像而不至於落入虛無。吳學讓在豪健的粗黑線條之外,輔助以橙、黃與墨藍相間的色彩。明亮的色彩與積墨的幽玄同時出現於畫面上,方圓並置且虛實相生。在一片蒼茫混沌之中,就以大大小小的圓點最為醒目,宛若星辰。以此意象,是為〈星象〉。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2。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