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彭萬墀(1939-)生於1939年,四川廣元人,早年畢業於師大美術系,並為「五月畫會」成員,這個畫會影響了臺灣藝術,由古典的學院保守風格走向現代抽象藝術風格,彭萬墀是其中成員之一。彭萬墀1965年9月負笈法國,畫風逐漸轉變,改以寫實手法表達他對人生的看法和當代政治的批判,細密寫實的手法、特寫誇張的取景,在歐洲另創一番風貌,其素描作品尤其受到法國收藏家的重視,被巴黎銷量廣大的《費加洛報》藝術評論家讚譽為當代「素描之王」。 彭萬墀的《魚》作於1961年,筆法細碎、用色低調,視覺呈現上予人一種斑駁、朦朧感受,因此帶有一種懷舊古風。此作畫面主要內容由兩條大小不一的魚構成,儘管對於魚的形象並未著重細節處理,多以較大筆觸平塗刻劃造形,施色上也未進行細膩的描繪,而是用大面積色塊去呈現魚體各部位的色澤,以將形象誇張化的方式,表現魚麟、魚鰭、魚尾等的特徵,對比背景的表現性筆觸,呈現抽象與具象語彙的形式交融。 出處:林祖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61~196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