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獵舞

張金發(1934-2012)出生於高雄,1954年決定以畫家為志向,先後向張啟華(1910-1987)、劉啟祥(1910-1998)學畫,早期畫風受劉啟祥影響甚深,謙稱自己為「下港畫家」。1967年攀登玉山時,見到布農族原住民的生活,深受其文化的吸引與觸動,奠基1980年起的原住民系列創作,開始深入部落,懷抱著人文關懷與對臺灣鄉土的熱情,紀錄原住民的文化與山地風光,走出自我的風格,有「臺灣高更」之稱。 《獵舞》為張金發1995年創作的油畫,繪製排灣族打獵的舞蹈儀式。畫中可見族人們各個身著鑲嵌華麗、色彩繽紛的藍黃服飾,頭戴著羽毛、動物牙、花朵等裝飾,他們彼此交叉勾手,帶著歡快的笑容、眼神各望向不同的方向,加深了互動感,壯碩的腿打著赤腳懸在半空中,彷彿下一秒就會在壯闊的草原上,隨著音樂翩然蹬起,舞出具有敬意與生命力的舞曲。畫家以滿版的構圖呈現部落儀式的細節,僅能從較小的空間窺見藍天綠地,粗獷厚塗的筆觸強調人體肌肉的量感,樸質卻艷麗大膽的色彩層層交疊,帶著一股歡騰的鄉土味,刻劃出人們有力的容顏與肢體動作,寫實不造作、拙趣中充滿情感,在對土地與大自然的崇敬謳歌中,見著原住民與畫家的心靈契合與內在精神。 出處:陳映禎,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5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