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版畫原版(木刻、雙面)

在吳昊(1932-2019)多年的創作發展中,歷經油畫與版畫相互交替的階段,但其實並無明顯劃界。油畫中蘊含版畫的趣味,版畫中透露出油畫的質地,其強烈而統一的藝術創作理念,超越了媒材的特性限制,表現出獨有的藝術風格與特色。 1958年11月「現代版畫會」成立,協會宗旨在於將提升創作方式、內容的現代感,建立新穎創新的藝術表現形式。臺灣版畫藝術的發展在此邁入新階段,透過現代版畫會的積極推動與創作者的響應,版畫創作風氣相當興盛。1966年,吳昊加入現代版畫會,正式投入版畫的創作。 吳昊長期著力研究中國傳統藝術,版畫作品常取材自年畫、剪粘、童玩、喜慶節日、傳統農村等民俗內容。此作品的兩面應為1973年《愛》木刻版畫作品的原版,作品中融合民俗文化美學中變形、誇張、質樸、鮮豔等元素,可見人物以扭曲、縮身的姿態布滿畫面空間,經由原刻版畫得以剖析刻印的分層細節。卷曲繁複的線條作為輪廓,版面上挖鑿的痕跡為人物身上搭配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幾何圖樣,構成畫面中濃厚的裝飾風格。作品藉由版畫套印手法套疊顏色,使色彩變化多樣且層次分明,更流露出民間藝術的活潑與趣味。 出處:陳昭如,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