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鬱金香

在廖未林50歲時,於臺北凌雲畫廊舉行《裝飾美術設計展》,並在請柬上寫道:「我不屬於任何畫會、畫派,我就是我自己,不標榜什麼,沒有一定的法則、規範,也不受工具材料的限制,只表達我認為美的、好的。在我,沒有什麼新的與舊的,古代的與現代的之分,因為它是循環不息的,只有好與壞,時間會證明這一點。我不以為我應該東方或者西方,美術設計是無聲的語言,是無國界的,是最自由的。我吸收,我消化,變成我自己的,然後呈現在你眼前的是我的彩色世界。」創作於2001年的〈鬱金香〉呈現出雅致的金黃鬱金香景致,在古歐洲,鬱金香被視為貴族名流栽種的植物,並象徵高雅、珍貴、財富與友誼,不論從畫面,還是繪畫形式來看,它與〈菊花〉、〈蝴蝶蘭〉與〈紫花〉雷同,可視作同個系列,橢圓形的構思如同一扇窗景,提供觀者用自己的視角,往外望向美好的世界。 出處:羅子喬,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0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