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壁爐

陶瓷家王修功(1930-)談到廖未林時,說到:「不僅二十多年前他在臺灣時,知道他的人不多,二十多年後的今天,知道畫家廖未林的人,那就更少之又少了,但就設計與裝飾方面而言,廖未林在二十多年前的臺灣,卻是響叮噹的人物」。 〈壁爐〉創作於1994年,是廖未林72歲的作品,他從美國洛杉磯退休後,仍持續進行繪畫創作,畫面描繪了生活一隅,相較之前的壓克力彩作品,此幅處理的筆觸更加率性、寫意,自18世紀以來,多數的美國家庭都以壁爐取暖,當時的壁爐安裝在牆壁上,靠燃燒木頭加熱,後來壁爐被用來放在客廳或書房裡營造氣氛,不僅是取暖設備,同時也是溫馨的佈置之一,在此件作品中,土耳其藍的牆面,襯托出壁爐磚紅色的溫暖色調,整體給人溫馨和諧的感受。 出處:羅子喬,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9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