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罌粟花

在1998年的設計學報中,《台灣前輩美術設計家—廖未林研究》提到:「廖未林雖然是以裝飾畫出名,但事實上他是一位設計的全才。他設計時裝、傢具、櫥窗、郵票、廣告設計、室內設計、電影的佈置和道具、雜誌的版面或插圖...,差不多可以設計的東西,他都設計。甚至連他太太和子女所穿的衣服上之花紋也是他自己設計的。而他的家中也是按照自己的構想所設計。他認為,家中所陳設的東西,也要講究,這不是要計較物品的價值,而是要在乎物品的設計。家中的物品少用現成的,最好自己設計,並親自動手來製造。」可以想見,廖未林對於美感的要求與堅持,也逐漸累積出獨特的藝術風格。 在〈罌粟花〉中,廖未林採壓克力彩繪製,並細心刻劃出花卉的生命樣態,圓潤鮮嫩的花瓣與纖細的花莖形成對比,罌粟花為人熟知的是,被當作鴉片的原料,或是藝術家、時尚產業的靈感,在本畫面中,粉紅色增添了罌粟花柔美的形象,蝴蝶與後方盛開的花朵,傳達出豐沛的生命力與精神樣態。 出處:羅子喬,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2001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