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冰雪為神玉為骨

先生自以梅為名號,愛梅自不在話下,其以梅之高潔,厲冰霜而傲於天地,花雖小然綻放滿人間,當以其精神自居,服務於朴子東石中學時,朱繼盛校長特別於校園一隅種滿梅花,中蓋一亭,題上「梅嶺亭」,每逢花季繁花盛開,自成一景。 此畫以極薄的楮皮紙來創作,畫是最平常拿手的題材,拿起大筆清水潤溼濃墨一沾,從紙中央往下大筆一揮,主幹完成,也使梅幹富有濃淡,因紙薄又不太吸墨,使濃淡墨在紙上有相融流動的趣味,也使墨幹邊緣潔淨肯定。隨之左側補一小幹濃墨枝,因隨主幹順手補成,極其自然痛快。 主幹畫畢,在左方後畫輔幹,隨之在兩幹中繪稍細的枝幹,此枝幹由下往上由中而左通天為之,為此構圖中主要角色,再大枝幹中補以細枝,大間小,小間大,錯落分明,加之用筆挺勁淨潔,加之紙性清雅,更無絲毫塵俗之氣,實為先生人格精神特質而轉入所繪而顯現之。 款:泌雪為神玉為骨。民國六九年新春。梅嶺。 鈐印:梅嶺老人。以寫我意。 出處:陳宏勉,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8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