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歡之言

周瑛(1922-2011)出生於福建長汀,1948年來臺任教於臺北師範學校(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早期版畫作品受抗戰時期木刻版畫影響,題材反映社會寫實;1960年代後隨著臺灣的現代藝術運動,轉向探索抽象版畫的可能性,運用拓印等技法,創造出帶有東方味的現代抽象版畫、裝置,是臺灣版畫藝術重要的推動者,也為中華民國版畫學會創始人之一。 周瑛鑽研西方藝術觀念,融合東方符碼、深化造型後,自1995年起,開始以現成的木頭混搭油彩等複合媒材,進行一系列的木紋裝置。先前周瑛以拓印複製物象的肌理,而這系列的創作他決定讓木紋自己說話,呈現最真實的紋路。1995年創作的《歡之言》,赭色的背景被灰白的色塊分割,大小不一的長型木塊拼貼於畫面中央,木塊的紋理、深淺的色塊在此化為不規則造型的整體,看似簡明又有著豐富的凹凸層次與質感變化。畫面中留有工藝勞動的痕跡,巨大的尺幅更顯材質的張力、物質在此不僅是媒介,更發揮了本身的表現性與幾何結構,給人一種既樸實又現代的感受。 出處:陳映禎,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