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塔山大觀

從畫面題識中可知,此圖主要依據林玉山於1949 年秋天畫遊阿里山時所作速寫稿,進一步發展成為正式的畫作,詩文、書法、繪畫融入一體,相輔相成,目前館藏林玉山家屬捐贈的速寫冊中,有相同角度的〈塔山〉彩墨速寫習作,正與此圖遠景主山雷同,應屬現場速寫所得,是此圖創作時重要的參考稿本。如同鬼斧神工般斷崖絕壁的塔山,地形地貌頗為獨特,其造形和肌理為歷來古畫及畫譜之所罕見。為了增加景深效果,右側近景的岩壁、巨石,以及倒垂生長的松樹畫法,仍有傳統山水畫的樣式,顯見一向擅長於花鳥、走獸題材的林玉山,於戰後初期為拓展其山水畫路,在觀察寫生與傳統造形母題、技法之間的調和方面所做的努力過程。 題識: 蓬萊山上望塔山,浮屠百級烟雲間。造化遺此奇絕景,不遇石濤空等閑。我將此景收入畫,恍與神仙相往還。 去秋重遊阿里山,見塔山仍屹立於雲海,蒼茫中氣象之雄偉,猶鬱勃胸際。追憶所及,揮墨寫之,並補此詩。玉山人。 鈐印:「玉山」白文印,「清真」白文印。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4。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0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