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竹鎮歡喜圖

朱為白(1929-2018)原為軍人,在景美國民學校駐軍時結識蕭勤(1935-)等「東方畫會」成員,並自第二屆「東方畫展」固定展出作品。朱氏主要以抽象畫的探索為主,特別是對封塔內(Lucio Fontana, 1899-1968)的空間主義(Spatialism)概念的含納與轉化,其將裁縫的家學淵源轉化為畫面上的「刀剪精神」,創造出極具個人特色的抽象創作。然而1970年代他短暫嘗試了木刻版畫的具象作品,期望以此傳達他心目中的烏托邦。 《竹鎮歡喜圖》描繪著一城鎮街景,整體以陽刻的道路與兩旁陰刻的房舍形成黑白分明的色調韻律。房舍中的人們將視線集中於留白道路上,一熱鬧熙攘的迎娶隊伍行列。隨著人群行進的方向,觀者依稀察覺整幅畫的動勢。隨著嗩吶的昂揚領頭、鑼鼓的敲打所襯托出畫中人物的笑容,一幅靜態的畫作傳來陣陣樂音與沸沸揚揚的人聲,令人陶醉於藝術家捕捉的熱鬧氛圍之中。 論者吳玗倩認為,此作來自藝術家童年生活於中國南京的回憶與思念。研究者廖仁義(1958-)也從畫作中的店名「六朝茶館」與「竹山凍頂」推敲,此作中的元素結合了藝術家中國的童年記憶與臺灣在地生活的經驗。因此廖仁義認為,朱為白的《竹鎮》系列並非特指某個地方,而是藝術家將所見所聞在畫面中構築成心目中理想人間福地的象徵。 出處:劉欣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7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