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起步素描43

1954年原為軍人的朱為白(1929-2018)隨部隊奉調從馬祖來到臺北,並於駐紮臺北景美國民學校時結識蕭勤(1935-)等日後「東方畫會」的重要成員。透過蕭勤等人的引介,朱為白早期習畫時,接觸到克利(Pual Klee, 1879-1940)、米羅(Joan Miro, 1893-1983)與夏卡爾(Marc Chagall, 1887-1985)等既充滿童趣又帶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風格的作品,啟發他創作一系列《起步素描》作品。 《起步素描43》中首先吸引觀者目光的,是畫面中央以粗壯線條繪製的小樹,順著小樹向上延伸,開枝散葉的樹梢呈V字形地撐起三個人物。順著V形而下,一棵棵猶如小樹的圖樣成排開展,沿著一條小徑來到斜後方的房舍。小徑連接畫面左下角偌大的人物,此人物正坐在板凳上,觀望著啄食中的雞隻。畫中的各個元素組成一幅溫馨、奇幻的田園景致,人物與房舍雖不符合透視比例的原則,卻形塑出充滿趣味的畫面空間。 論者廖仁義(1958-)認為,《起步素描》系列不僅展現了來自上述三位藝術家的影響,同時顯示朱為白從超現實主義出發的創作觀點。觀察畫面上漂浮的人體,觀者依稀可以聯想到夏卡爾畫作中人物的姿態。 出處:劉欣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