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起步素描1

1954年原為軍人的朱為白(1929-2018)隨部隊奉調從馬祖來到臺北,並於駐紮臺北景美國民學校時結識蕭勤(1935-)等日後「東方畫會」的重要成員。透過蕭勤等人的引介,朱為白早期習畫時接觸到保羅克利(Pual Klee, 1879-1940)、米羅(Joan Miro, 1893-1983)與夏卡爾(Marc Chagall, 1887-1985)等既充滿童趣又帶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藝術的想法,啟發他創作一系列《起步素描》作品。 《起步素描1》中似乎描繪著與動物嬉戲的人們。畫面中所有元素皆以較為柔軟的線條勾勒,並分為兩個部分,在畫面右緣從上到下排列著兩個女子與一隻小馬;左方則有身形一大一小對比的人物以及一隻馬匹與一片草地,而藝術家透過一條尾端帶有圓圈的曲線聯繫著兩個群體,平衡了畫面焦點並使觀者不會忽略任一元素。此外,人物與馬匹有著不同的地平線,形成空間的錯置感,卻擺脫了科學透視的框架,使元素更加自由漂浮於畫面上。無論是輪廓線、構圖或將人物與動物四肢直覺式平攤畫面的方式,皆充滿兒童繪畫的氛圍。 論者廖仁義(1958-)認為《起步素描》系列不僅展現了來自上述三位藝術家的影響,同時顯示朱為白從超現實主義出發的創作觀點。同時這三位藝術家的啟發也為朱為白日後從事兒童藝術教育提供基本的觀點方法與原理。 出處:劉欣儒,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56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