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繪畫74-60

馮鍾睿(1934-)的藝術之路始於來臺後就讀於政工幹校藝術系,1957前與胡奇中(1927-2012)等人於1957年創「四海畫會」,1961年更加入「五月畫會」,同時與現代詩人關係密切,協助《創世紀》1961年的改版與《六十年代詩選》封面設計與詩人畫像的繪製。詩人商禽(1930-2010)曾表示其作品具超現實主義(Surrealism)的特質,而馮氏作品除色彩多喜以灰、綠、紫等沉穩色彩為主要色調外,亦為其作品帶來神秘的形而上美。 早期馮氏的作品以油畫為主,並於1960年代中期開始嘗試融合水墨的媒材,而《繪畫74-60》為其離開臺灣後,進入1975年大量利用傳統國畫素材結合書法、山水的過渡時期。其使用大量且不同濃度的淺墨色,以堆疊的方式繪出整體畫面,雖有大量的筆觸層次與線條,卻因色彩以藍綠色和墨色為主,配色單純,使整體畫面具戲劇性的同時又不顯雜亂。此外,如其在自述中亦提到創作精神是「必為噴泉,不休些地將自我灑射」,此作中「噴灑」也為作品帶來凝鍊的時間暫停感,使整幅作品呈現舒暢愉悅又不失沉穩的精神。 出處:陳厚合,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9。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4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