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無題

呂佛庭(1911-2005),河南泌陽人。原名呂天賜,字福亭、佛庭,號半僧、迂翁,1948年移居台灣,長期任職於臺中師範(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畫幅狹長。前景右方布置臨溪茅屋,屋旁有高聳的老松與其他雜木,溪畔有岩石,沿岸有淡墨勾勒的水波漣漪。茅屋中靜坐一人臨溪而望,正是繪畫主題之所在。中景作夾岸溪谷,兩邊峭壁,山石崢嶸,林木蓊鬱。溪谷之後是一座高聳的主峰。主峰頗富姿態,略呈之字型蜿蜒的龍脈,主峰兩側雲霧鎖其腰以成高遠之勢。 淺絳設色山水畫。皴法不拘一格:墨色或濃或淡,皴擦線條或粗或細。與山石皴法相較,林木的描繪則較規整一些。 左上方款識:「壬子臘□月,寫茅軒靜坐於臺中江山萬里樓。鏡冰先生、汝福女士,大雅正之。呂佛庭。」下鈐雙印,白文「呂佛庭印」,朱文「半僧」。 出處:施世昱,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日期
    年代: 1972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