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寶島長春

〈寶島長春〉由孫雲生(1918-2000)、鄭善禧(1932-)、梁秀中(1934-)、郭禎祥(1935-)、黃昌惠(1938-)、鄭翼翔(1937-)、楊須美(1941-)、林玉山(1907-2004)八位書畫家聯手合作,分寫樹石花鳥,洋溢著春天的歡欣氣息。 此作畫松柏、大石、梅花、牡丹、水仙、菊花、竹叢群聚,牡丹配竹象徵「富貴平安」,牡丹配水仙喻「神仙富貴」,松竹梅為清供,皆帶有吉祥寓意。向左傾斜的松樹為畫面中軸,與同樣傾斜的奇石、竹枝形成斜向構圖。樹、石、紅梅、牡丹、竹葉、麻雀皆用沒骨技法,水仙、菊花用雙鉤廓填,白梅則為中空圈瓣,工寫趣味兼備。松柏枝幹以枯筆焦墨大寫意,蒼枯遒勁,石頭淋漓點染,竹用朱色與花青,各家筆墨、色彩變化豐富,交織成精彩樂章。 作者款識:「寶島長春。歲次己巳初冬,師大美術系同仁合作,孫雲生寫石,鄭善禧援松柏,梁秀中畫菊,郭禎祥點梅,黃昌惠佈牡丹,鄭翼翔栽竹,楊須美種水仙,林玉山補雀並題。」下鈐二印:白文「林英貴印」、朱文「立軒」。 出處:李如珊,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

基本資訊

  • 典藏機關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美術館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